Oracle Cloud 升級 PAYG & 價值台幣 1500 的小插曲 💸

為什麼想要升級 Oracle Cloud

過去我是使用 Vultr,透過 Docker + Ghost Blog,所有東西通通自己來。而在去年接觸到 AI 部落格的概念,本來想要透過自然流量撈點被動收入,但從學習到上手實戰後,馬上就遇到接連的 Google 搜尋大更新,決定放棄這條路線,專注在經營個人品牌及聯盟行銷。

而因為 AI 部落格的自動發文功能,大多只支援 WordPress,因此我也從原本的 Ghost 直接轉到 WordPress 世界。加上若要多開網站,原本那套通通自己來的設定會搞死自己,最後就轉到使用 Cloudways。在使用上的操作和速度都很滿意,完全不用連 SSH 去下一堆指令、點一點就可以開多個網站、 網域和 Let’s Encrypt 設定也方便、再加上自動備份,所有功能都可以在網頁上完成。

目前透過一台 Server 搭配多個 WordPress 使用上沒什麼問題(其實是沒有流量),想開新網站測試外掛,按一按就能開,唯一想到的缺點就是……不便宜(好啦,是我的錢包問題)。

Cloudways apps
Cloudways invoices

再加上近期幾個工作上會用到的 AI 工具訂閱費,著實吃不消。因此決定找尋更便宜的替代方案。

OCI Cloud Free Tier

Oracle 提供了慷慨的免費額度,但實際上最多只能開到四台 VPS(因為安裝最小磁碟區是 50GB)。而其實我在 2022/04 就已經有開始試用免費 VPS,但因為當時技術知識不足,覺得網路還要設定一堆太麻煩,就把開好的 4C/24G 機器丟著沒動。後來因為免費服務被大量濫用的關係,Oracle 訂出了閒置計算資源回收的政策,而恰恰好當時沒注意到政策更新,再下一次登錄就發現我的機器已經被砍。

OCI Cloud Free Tier

自動化搶 ARM VM

由於免費又強大的 ARM VM 有限額,熱門的區域常常是無法開啟新機器。因此就有人透過 Oracle Cloud 的 API 寫出了自動搶 VPS 的 Script,我也參照教學,調整 Script 後,開了一台 AMD VM 掛著搶(對,沒人要搶的 AMD VM…),但過了一年還是沒搶到半台 ARM。

Oracle Pay As You Go (PAYG) 是什麼?

Oracle Pay As You Go是一種靈活的付費模式,允許客戶根據實際使用量支付費用。這種模式消除了對固定最低消費限制的需求,使客戶能夠按需使用 Oracle 的服務和產品,並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付費。這種模式的工作原理是,客戶無需事先承諾用量,而是根據其實際使用情況支付費用,從而實現的按需付費。

免費資源的吸引力

升級到 Oracle Cloud PAYG 後,上面提到的永久免費額度,還是可以使用,並且不會出現無法開啟 VM 的訊息。

風險

雖然免費的很棒,但還是要做好基礎設定。例如資料還是要做異地備份,網路上有許多帳號突然被封鎖的文章,直接無法存取放在伺服器上的資料。以及未注意網路設定(如架設 Minecraft Server)導致被攻擊或變成殭屍伺服器(網路流量暴增),可能觸發無法負擔的費用。因此需設定好通知,而這部份我也還在研究,後續會再整理成文章。

升級 PAYG 指南

若無法查看,請前往步驟教學

小插曲 💸

在成功開通 PAYG 後,我並沒有馬上去開 ARM VM 起来,加上工作和家庭在忙,還抽不出時間去轉移。就在開通後的幾天,睡前在思考要怎麼分配資源,突然想到:“完蛋了,自動化搶 VM 的 Script 沒有關!”,馬上從床上跳起來開電腦,果然….慘劇已發生,滿滿的 VM 出現在我眼前。

VM list

在這個過程中,我完全沒有收到任何 VM 建立成功的通知信件(也許要自己設定),如果我沒有想到這件事,也許下個月我就要賣腎了。把 VM 終止後,再檢查一下目前用量,400 台幣左右,算是買個教訓吧,夜也深了就上床睡覺。

為什麼繼續噴 💸

隔天一早醒來,再次確認帳單有沒有再增加,一看差點吐血,金額竟然翻倍了!馬上檢查才發現,原來眼殘想睡覺的我,只把第一頁的 VM 終止掉,完完全全的忽略第二頁。

目前已經把部落格從 Cloudways 遷移到 Oracle Cloud,並搭配 CloudPanel 使用(這用量和順暢度,看著真舒服)。

預估到三月底需要付的金額在台幣 1500 左右(因為前面已經把免費的 3000 OCPU 小時消耗完),到月底前每天要花在 CPU 上約 2.5 SGD(60 TWD 左右),200 GB 儲存(Block Storage)則是永久免費。

個人的血淚教訓分享在這邊,提醒各位使用 Oracle Cloud 要注意的風險。

READ  透過 Cloudron 和 Roundcube 架一個屬於自己的收件箱
返回頂端